近日,有朋友向E俠訴苦,她的對門鄰居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突然裝上了一個可視門鈴,朋友住在老式六層板房里,一梯兩戶,門對門也就不過兩三米的距離,可視門鈴正對著自家大門,每次走到門口,鄰居的可視門鈴總會閃爍光圈,提示有人經過,開門關門,朋友總感覺背后有雙眼睛,更讓她不安的是,自己家人什么時候出門什么時候來客人等隱私感覺也被這個可視門鈴觀察了個清清楚楚。
隨著智能家居的技術進步,家庭智能安防市場也快速發(fā)展,智能門鎖、可視門鈴、電子貓眼等新型安防設備受到年輕人的喜愛,不過隨之而來也滋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是關于“隱私權”的糾紛不斷。
家庭智能安防產品市場增長,可視門鈴處于成長期
今年,有一部電影《門鈴》就講述了獨居女性發(fā)現(xiàn)家中被陌生人入侵,生活陷入驚恐不安的故事,據(jù)悉這個電影還帶動了家庭智能安防產品的熱銷。據(jù)民政部此前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我國單身成年人口高達2.4億人,其中超過7700萬成年人是獨居狀態(tài),預計2021年這個數(shù)字將上升到9200萬。
獨居女性、空巢老人等正是家庭安防設備所瞄準的目標消費者,以可視門鈴產品為例,通過與wifi和手機連接,在手機上就可以看清來訪者與逗留者,并可以遠程通話,還有拍照存檔、防拆報警等等功能,很好的保證了居住安全。
據(jù)IDC數(shù)據(jù),2020 年全球家庭安全監(jiān)控出貨量達 1.64 億臺,中國家庭安全監(jiān)控(包括監(jiān)控攝像頭、智能門鈴)出貨量達 0.33 億臺,IDC 預計到2023 年中國家庭安全監(jiān)控出貨量將達到 1.16 億臺,3 年 CAGR 為 41%。
據(jù)艾媒咨詢測算,預計2022年可視門鈴的市場規(guī)模在30億-40億之間,針對可視門鈴的發(fā)展現(xiàn)狀,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分析,“市場目前處于成長期,每年的增長率在8%左右,預計未來會持續(xù)增長4~5年。”
但是作為新興的智能家居單品,可視門鈴產品并非沒有不可替代性,據(jù)CBNData發(fā)布的《2021智慧家居趨勢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有超過40%的消費者把是否能提升安全感納入理想智慧家的重要考量。作為歸家入戶的第一道保障,消費者對智能門鎖、智能門(智能門+門鎖+貓眼等一體式產品)、智能門鈴、智能貓眼的青睞程度分別為55%、47%、32%、31%。也可看出一體式產品與單品之間不少功能是可替代的。
張毅表示,“目前像智能貓眼、可視門鈴都有一些可替代的產品,對于大部分家庭來講,可配套的產品可能更合適一些,市場也呼吁這種不可替代的競爭力更強的產品出來,行業(yè)如果想要發(fā)展的更好,產品升級是目前需要發(fā)力的地方。”
品牌集中度較低,隱私權爭議難解
另一方面,作為新興產業(yè),可視門鈴還未形成清晰的品牌競爭格局,E俠查詢企查查數(shù)據(jù),截止6月23日,與“可視門鈴”相關的企業(yè)(正常狀態(tài))共有1177家,在電商網(wǎng)站上,銷量較高及大家熟知的企業(yè)有螢石、小米、360、華為、TP-LINK、海爾等等。
可視門鈴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提供“安全感”,那用戶使用感受又如何呢?在電商網(wǎng)站產品評論以及黑貓投訴上,可看到一些不滿意的聲音,其中既有“攝像頭不清晰”、“門鈴誤響”、“經常掉線”等基本功能的吐槽,也有關于前文E俠講述的關于隱私權的糾紛。
張毅認為,“當前可視門鈴的行業(yè)門檻不高,是這個市場非常典型的一個特征,市場需求變化也比較大,這就意味著,在產品品質和內涵上下功夫的話,可以找到突破點和亮點。”
可視門鈴發(fā)展還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關于鄰里之間隱私權的糾紛,自可視門鈴面世以來,就有多起鄰里之間關于隱私權的訴訟和糾紛,從多起訴訟的判決結果來看,判決往往也會支持原告關于侵犯隱私權的訴求,責令拆除可視門鈴。
有法律人士表示,“安裝可視門鈴等智能家居設備,應盡到合理的注意義務,選擇合理安裝方式和位置,減少對相鄰方的隱私等權益的侵擾,如果確實無法避免拍攝到相鄰方,應與相鄰方協(xié)商取得同意。”
那么,從品牌來講能不能規(guī)避關于隱私權侵擾的問題呢?E俠針對可視門鈴安裝是否能設置較短的距離不攝錄鄰居信息的問題隨機咨詢電商賣家,有品牌客服表示,“可以設置但是不能保證”。
“隱私是一直以來討論的比較多的,因為涉及到視頻,就難免會有隱私權的爭議,要看產品服務方的能力、品牌背書以及企業(yè)對隱私安全相關法律和數(shù)據(jù)保護的落實情況,這些都很重要,”談到可視門鈴面對的隱私權爭議難題,張毅表示。
可視門鈴在內的家庭智能安防正在迎來快速增長期,同時行業(yè)也面臨著不少的問題,具體到可視門鈴而言,可替代性產品的加速出現(xiàn),門檻不高尚顯混亂的品牌競爭,以及產品不得不面對的隱私權爭議等等,使得可視門鈴后市發(fā)展仍然面對不少的挑戰(zhàn),“市場的整體規(guī)模要突破,還需要有更好的產品作為支撐和保障,”張毅認為。